關於醫家<黃惕齋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黃惕齋
黃惕齋,清代醫家,籍貫鶴湘(今湖南芷江一帶),生平事蹟記載較少,然其醫學著作《胎產集要》三卷,於婦科胎產領域具重要參考價值。該書系統性整理胎前調護、臨產處理及產後調治諸症,內容博採前人醫論,尤以《達生篇》為主要藍本,兼收其他醫家經驗,體現清代婦科專著之編纂特色。
學術內容與特色
- 胎前論治
黃氏強調「胎前宜涼」之原則,主張孕婦氣血需調和,避免溫燥傷陰。書中援引《達生篇》「六字真言」(睡、忍痛、慢臨盆),並補充安胎方藥,如黃芩、白朮等清熱健脾之品,以應對胎動不安、妊娠惡阻等症,反映清代醫家對胎元固護的重視。 - 臨產調攝
書中詳述產時「順其自然」之理,反對濫用催產藥物,提倡「靜待瓜熟蒂落」。另收錄手法助產與急救措施,如針對橫位、逆產的處置,展現中醫產科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經驗。 - 產後證治
黃氏承襲「產後多虛多瘀」之說,主張補虛化瘀並行。書中列舉生化湯加減法,以當歸、川芎、桃仁等藥活血生新,並針對產後血暈、蓐勞等病機,提出辨證用藥,反映清代婦科對產後調養的細膩分型。
學術淵源與影響
《胎產集要》雖多輯錄《達生篇》《婦人良方》等典籍,然其編排條理清晰,去蕪存菁,使胎產知識更易普及。黃氏之輯錄工作,亦間接保存散佚醫籍內容,對中醫婦科學術傳承具承先啟後之效。
黃惕齋之著作,體現清代醫家重視實用性與臨床經驗的傾向,其對胎產醫學的系統化整理,至今仍為中醫婦科研究之重要文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