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黃苔是中醫中描述舌苔的一種症狀,代表體內有熱邪。黃苔的顏色越深,表示邪熱越重。根據舌苔的顏色和狀態,可以判斷出不同的病理狀態。

  • 微黃薄苔:代表外感風熱,即體內被風熱侵襲。此時,舌苔會變得微黃且薄薄的。
  • 黃厚乾燥:代表胃熱傷津,即體內有過多的胃熱,導致津液耗傷。此時,舌苔會變得黃色、厚且乾燥。
  • 老黃而燥裂:代表熱極,即體內的熱邪達到極度。此時,舌苔會變得老黃且出現燥裂。
  • 黃而厚膩:代表脾胃濕熱或痰濕食滯,即體內有脾胃濕熱或痰濕食積。此時,舌苔會變得黃色且厚膩。
  • 舌質淡,苔微黃而潤:代表脾虛有濕,即脾臟虛弱無法運化水濕,導致水濕停聚在體內。此時,舌身的顏色會變得淡,舌苔則微黃且潤滑。

黃苔是舌苔的一種常見顏色,能反映體內對熱邪的反應。若舌上出現黃苔,應及早就醫,找出原因並進行相應治療。

以下是古籍中有關黃苔描述的記載:

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:舌的顏色黃,代表有熱邪。

《靈樞·五色》:舌苔為黃色,代表有熱邪。

《醫宗金鑒·舌診心法》:舌苔黃色,代表有熱邪。

《景嶽全書·舌診》:舌苔為黃色,代表有熱邪。

《醫學入門·舌診》:舌苔為黃色,代表有熱邪。

《中醫診斷學》:黃苔主要表示裏熱的病證。黃色越深,表示邪熱越重。微黃薄苔表示外感風熱;黃厚乾燥表示胃熱傷津;老黃而燥裂表示熱極;黃而厚膩表示脾胃濕熱或痰濕食滯;舌質淡,苔微黃而潤表示脾虛有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