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水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黃水瘡,中醫病名。指生於皮膚的一種膿皰性疾病。亦名滴膿瘡。見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該病為脾胃濕熱內生,外受風邪而成。症見初起皮膚患處先起紅斑,繼之成粟米樣水皰,逐漸增大,皰液初呈透明,後變為混濁,基底紅暈,隨即變為膿皰,患處痛癢難忍,搔破黃水淋漓,甚者蔓延成片,直至瘡水乾後結痂而愈。該病多發生於小兒頭面、耳、項等處,重者可延及全身各處。治宜祛風勝濕,清熱涼血,熱毒偏盛者,可內服升麻消毒飲加蒼術、黃連;風邪偏盛者服消風散;濕熱重者服平胃散加黃芩、黃連。外治熱重者可用青蛤散或青黛散外敷;濕甚者用碧玉散或三石散外敷。相當於膿皰病。

【原文】

黃水瘡,外科正宗卷四。

黃水瘡,亦名滴膿瘡。此證多發於小兒,初起皮膚患處先起紅斑,繼之成粟米樣水皰,逐漸增大,皰液初呈透明,後變為混濁,基底紅暈,隨即變為膿皰,患處痛癢難忍,搔破黃水淋漓,甚者蔓延成片,直至瘡水乾後結痂而愈。

此證多因脾胃濕熱內生,外受風邪而成。治宜祛風勝濕,清熱涼血。熱毒偏盛者,可內服升麻消毒飲加蒼術、黃連;風邪偏盛者服消風散;濕熱重者服平胃散加黃芩、黃連。外治熱重者可用青蛤散或青黛散外敷;濕甚者用碧玉散或三石散外敷。

【現代解釋】

黃水瘡是一種常見於小兒的皮膚病,多發於頭面、耳、項等處,初起皮膚患處先起紅斑,繼之成粟米樣水皰,逐漸增大,皰液初呈透明,後變為混濁,基底紅暈,隨即變為膿皰,患處痛癢難忍,搔破黃水淋漓,甚者蔓延成片,直至瘡水乾後結痂而愈。

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脾胃濕熱內生,二是外受風邪。脾胃濕熱內生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,濕熱蘊蒸肌膚,使皮膚發炎,出現紅斑、水皰、膿皰等症狀。外受風邪是本病發生的誘因,風邪侵襲肌膚,使濕熱之邪更易內生,加重了病情。

本病的治療應以祛風勝濕、清熱涼血為主。熱毒偏盛者,可內服升麻消毒飲加蒼術、黃連;風邪偏盛者服消風散;濕熱重者服平胃散加黃芩、黃連。外治熱重者可用青蛤散或青黛散外敷;濕甚者用碧玉散或三石散外敷。

【預防措施】

  1. 保持皮膚清潔,勤洗澡,勤換衣。
  2. 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。
  3.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  4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