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黃廉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黃廉,明代醫家,號銅壁山人,具體生平籍貫不詳。其代表著作《痘疹全書》(又稱《秘傳經驗痘疹方》)共十卷,內容主要論述痘疹(天花與麻疹)之診治要訣。然據明代醫家高武及日本漢方醫家丹波元胤考證,此書實為剽竊同時代名醫萬全所著《痘疹心要》(1546年)之內容,僅稍作改編後據為己作。
在痘疹治療方面,中醫理論強調「痘出於五臟,疹發於六腑」的病理機制。黃廉所輯錄之內容,承襲了萬全提出的「痘疹三階段」辨證體系:初期宜用升麻葛根湯透發邪毒;見形期當以清熱解毒為主,方選黃連解毒湯加減;收靨期則需滋陰生肌,常用當歸六黃湯調理。書中特別重視「辨形察色」之法,通過痘疹分布形態與色澤變化(如紫赤屬熱、淡白屬虛)判斷病機深淺。
該書收錄多首治療痘疹的經驗方劑,如「紫草消毒飲」以紫草、連翹、牛蒡子組合,體現「涼血透毒」的治療思路;「人參白虎化斑湯」則融合益氣與清熱兩法,針對氣陰兩傷之重症。在預防方面,強調「預解胎毒」概念,主張孕婦服用黃連甘草湯以降低嬰兒痘疹發病率,此法源自《萬氏家傳痘疹心法》的育嬰理論。
從醫史文獻角度而言,黃廉《痘疹全書》雖存在學術爭議,但其彙編內容客觀上保存了明代痘疹治療的重要經驗,書中記載的「痘疹發熱三日論」、「痘疹歸腎說」等理論,反映當時醫家對傳染性熱病的認知水平。其中關於「痘疹忌用辛溫」的治療禁忌,與萬全提出的「痘宜溫養,疹宜清解」學說形成鮮明對比,展現明代兒科領域的學術爭鳴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