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克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黃克明
黃克明,宋代醫家,生平事蹟記載較少,惟知其曾撰《江餐饌要》一卷,該書已佚,未見傳世。從書名推測,內容或與飲食療養、藥膳食補相關,反映宋代中醫「藥食同源」之理念。
宋代中醫飲食療法已趨成熟,醫家重視食材性味歸經與人體陰陽平衡之關係。如《太平聖惠方》、《聖濟總錄》等官修醫籍,均載有大量食療方劑,強調「四時調攝」與「五味調和」。黃克明所著《江餐饌要》,可能承襲此傳統,結合江南地域飲食特色,探討如何透過日常膳食調理氣血、預防疾病。
若以中醫理論延伸,飲食養生需辨證施膳。如寒性體質宜溫補,選用生薑、羊肉等辛溫之品;濕熱體質則需淡滲利濕,以薏苡仁、赤小豆等配伍。宋代醫家亦重視「以臟補臟」之說,如豬心養心安神、羊肝明目等,此類思想或見於黃氏著作。
此外,宋代文人醫家常將茶飲、酒醴入藥,如《本草衍義》載菊花酒可「養肝明目」,推測《江餐饌要》可能收錄類似藥膳方,融合江南物產與醫理。惜原書散佚,僅能從時代背景窺其學術脈絡。黃克明之貢獻,於中醫食療史中雖片段,然足見宋人對飲食與健康聯繫之深刻體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