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汗身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黃汗身腫是一種疾病,其主要特徵是因為汗液排泄不暢而導致體內水液代謝失調,最終導致身體浮腫、四肢發黃、口渴、汗出沾衣、小便不利等症狀的出現。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主要與汗液排泄不暢有關,從而引起了水腫現象。同時,汗液排泄不暢還會使體內熱量聚集,進而導致身體發熱。

黃汗身腫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。首先是身體浮腫,患者常見全身或局部浮腫,主要包括面部、四肢和腹部。其次是四肢發黃,輕者皮膚發黃,重者可出現鞏膜發黃。此外,患者還常常出現口渴症狀,輕者喝水後可緩解,重者則有煩渴不止的情況。另外,患者還有汗出沾衣的現象,汗液的顏色多為黃色或棕色。小便不利也是常見的症狀,尿液顏色多為黃色或棕色。此外,黃汗身腫患者還可能出現胸悶、心悸、頭暈、乏力等其他症狀。

黃汗身腫的治療主要是中醫中藥治療。常用的中藥包括黃芪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豬苓、桂枝、白芍和甘草等。此外,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;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;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;多喝水,保持大便通暢;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;定期複查,遵醫囑服藥。

如果患者的症狀加重,難以緩解;出現其他嚴重症狀,如胸悶、心悸、頭暈、乏力等;或服藥後症狀無改善,應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