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黃癉,即「黃疸」。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:「民病寒熱,嗌乾黃癉,鼽衄飲發。」

黃癉是指由於體內有熱,津液不能正常運行,從而導致膽汁鬱積,溢於肌膚而出現皮膚、眼睛、黏膜發黃的一種病症。

黃癉的病因主要有三個方面:

  1. 外感六淫,其中以風熱為最常見。風熱之邪侵襲人體,使人體內的陽氣升散,津液外泄,從而導致膽汁鬱積,溢於肌膚而出現皮膚、眼睛、黏膜發黃的症狀。
  2. 傷飲食,過食肥甘厚味,生冷油膩之物,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化生痰濕,阻遏肝膽,使膽汁不能正常排泄,從而導致黃疸。
  3. 情志不遂,長期抑鬱、焦慮、暴怒等不良情緒,可導致肝氣鬱結,疏泄不暢,影響膽汁的正常排泄,從而導致黃疸。

黃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1. 皮膚、眼睛、黏膜發黃。
  2. 尿色黃,大便色淡。
  3. 食欲不振,噁心嘔吐。
  4. 腹脹、腹痛。
  5. 發熱,倦怠乏力。
  6. 舌苔黃膩,脈弦滑。

黃癉的治療以清熱利濕、疏肝解郁為主。常用方劑有茵陳蒿湯、龍膽瀉肝湯、大柴胡湯等。

黃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、生冷油膩之物。
  2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3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黃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,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黃癉的預防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