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承昊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黃承昊
黃承昊,字履素,號闇齋,明代秀水(今浙江嘉興)人,官至福建按察史。因自幼體弱多病,遂潛心鑽研醫藥,尤重養生與調理,其醫學思想深受薛己學派影響,主張「補益脾腎」為治病之本。
黃氏於醫學上之貢獻,主要體現在兩部著作:其一為《醫案摘要》,乃摘錄薛己醫案精華而成,書中強調「治病求本」之理,尤其重視脾胃虛損與腎氣不足所致諸症,如虛勞、眩暈、泄瀉等,並推崇溫補之法,善用人參、黃芪、白朮等藥以培補中氣。其二為晚年所撰《折肱漫錄》,此書集其平生醫學心得與臨證經驗,內容涵蓋內科、婦科及養生之道,書中多論及虛損證治,並提出「慎起居、節飲食、調情志」之養生觀,反映其融合醫理與實踐之特色。
黃承昊之學術觀點,與明代溫補學派相呼應,尤其注重「脾腎同治」之理論,認為腎為先天之本,脾為後天之源,二者虧虛乃百病之根。其著作不僅保留薛己醫案精要,更融入個人臨床體悟,對後世中醫虛損病機研究與溫補療法之發展,具有一定影響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