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黃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黃腸是中醫學中指稱胃的名詞。胃在中醫的五行中屬土,因此以黃色代表。根據《難經.三十五難》中的描述,小腸被稱為赤腸,大腸被稱為白腸,膽被稱為青腸,胃則被稱為黃腸,而膀胱則被稱為黑腸。

黃腸是人體消化系統中的重要器官,位於腹腔的上部,擁有倒置的葫蘆形狀。黃腸的主要功能包括貯存和消化食物,並將其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。此外,黃腸還能分泌胃液、消化酶以及激素等物質。

黃腸可能會出現胃炎、胃潰瘍和胃癌等疾病。胃炎是黃腸的炎症,常見症狀包括上腹部疼痛、噯氣、胃酸逆流、噁心和嘔吐等。黃腸潰瘍則是指胃黏膜出現潰瘍,常見症狀與胃炎相似。胃癌則是指黃腸的惡性腫瘤,常見症狀包括上腹部疼痛、體重減輕、乏力和貧血等。

為了保養黃腸,可以採取以下方法:

  1. 飲食宜清淡,盡量避免辛辣、油膩和生冷的食物。

  2. 避免暴飲暴食,並且飯後不立即躺下。
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過度精神緊張和壓力。

  4.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以便早期發現並治療黃腸相關的疾病。

黃腸作為人體消化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於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。因此,我們應該重視黃腸的保養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以便早期發現並治療可能出現的黃腸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