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緩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緩方,方劑學名詞。系七方之一。方劑之和緩者。

《儒門事親》卷一:「緩方之說有五,有‘甘以緩之’之緩方,糖、蜜、棗、葵、甘草之屬是也;蓋病在胸膈,取甘能戀也。有‘丸以緩之’之緩方,蓋丸之比湯、散,其氣力宣行遲故也。有‘品件群眾’之緩方,蓋藥味眾則各不得聘其性也,如萬病丸七八十味,遞相拘別也。有‘無毒治病’之緩方,蓋性無毒則功自緩矣。有‘氣味薄藥’之緩方,蓋藥氣味薄則長於補上治上,比至其下,藥力已衰,故補上治之,制之以緩……」

當前一般認為緩方有六種:

  1. 甘以緩之:用甘味藥緩和藥性,如糖、蜜、棗、葵、甘草等。
  2. 丸以緩之:用丸劑緩和藥性,如萬病丸等。
  3. 品件群眾:用多味藥緩和藥性,如萬病丸等。
  4. 無毒治病:用無毒藥緩和藥性,如人參、黃芪等。
  5. 氣味薄藥:用氣味較淡的藥緩和藥性,如白朮、茯苓等。
  6. 補上治上:用補益藥緩和藥性,如人參、黃芪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