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胡元慶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胡元慶
胡元慶,元代醫家,鶴溪(今浙江青田)人,專精外科,尤擅癰疽、疔癤之證治。其學術思想強調「經血阻滯,氣血不通」為癰疽發病之關鍵,主張以針灸通經活絡,調和氣血,以達消腫散結之效。
胡氏所撰《癰疽神秘灸經》一卷,系統整理十二經脈中氣血壅滯之要穴,詳述灸法於外科癰疽之應用。書中結合經絡理論,指出癰疽雖發於體表,實與內在經脈氣血失調相關,故取穴多選相應經絡之「通滯穴」,如手陽明大腸經之合谷、曲池,足陽明胃經之足三里等,以疏導氣血,化解熱毒。明代薛己曾校補此書,使其流傳更廣,對後世外科灸療影響深遠。
胡元慶之論述,反映元代外科對經絡學說的重視,其將針灸與外科結合之思路,亦為中醫「外病內治」理論提供實踐依據。書中強調「灸以溫通」,透過艾灸溫熱之力,激發經氣,促進局部氣血運行,符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寒者熱之」「菀陳則除之」的治療原則。此說不僅豐富癰疽治法,更深化針灸於急症應用之理論基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