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胡憲豐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胡憲豐
胡憲豐,字駿寧,清代著名醫家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。其學術專精於傷寒證治,尤以推崇《傷寒論》為核心,並致力於傷寒學說的整理與闡發。乾隆年間,胡氏與同邑醫家車宗輅合作,撰成《傷寒第一書》(1780年),該書系統梳理張仲景之學,結合臨床實踐,對傷寒六經辨證、方劑應用及病機演變多有發揮,為清代傷寒學派重要著作之一。
在學術思想上,胡憲豐強調「六經統百病」,認為《傷寒論》雖以外感熱病為綱,然其辨證體系可貫通內傷雜病。書中對「傳經」「合病並病」等概念辨析精微,並參酌歷代醫家如成無己、柯韻伯之注釋,提出個人見解。例如,針對少陽病之半表半裏證,胡氏特別重視樞機調和,主張以小柴胡湯為基礎,隨證加減,體現其「因證制方」的臨床思維。
此外,胡憲豐對脈診亦有獨到見解,認為傷寒脈象變化須與證候互參,書中詳述「浮、沉、遲、數」等脈象於三陽三陰病中的差異,並結合舌診、腹診等輔助辨證,反映清代傷寒學派融合多元診法的特色。其著作雖流傳不廣,然對後世傷寒理論與臨床結合之研究,仍具參考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