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胡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胡田

明代醫家,祁門(今屬安徽)人。少時習儒,後因母病篤棄文從醫,潛心鑽研醫術,尤精於針灸之道,後獲薦入太醫院任御醫,醫名顯赫。

胡田之針灸術承襲《內經》《難經》之旨,重視經絡氣血之調和,擅長以毫針調治內科雜症。其臨證強調「辨經取穴」,主張依病機所在經絡選穴施治,如風邪客於太陽經,多取風池、風府;氣滯中焦,則重足三里、中脘。此法融合「經絡辨證」與「八綱辨證」,體現中醫「整體觀」與「辨證論治」之核心思想。

胡田亦重視「子午流注」理論,認為針刺須配合時辰氣血流注,以增強療效。如治肝鬱之證,常擇丑時(肝經當令)取太衝、期門;治心氣虛者,則於午時(心經主時)針內關、神門。此術不僅見於《針灸大成》等典籍所載,亦為後世針灸家所宗。

此外,胡田對艾灸運用亦有獨到見解,推崇「隔薑灸」「隔蒜灸」以溫通經脈,尤善治寒濕痹痛、虛寒泄瀉等症。其臨床記錄中,常見以灸關元、氣海培補元氣,佐以藥熨之法,展現針藥並用之特色。

胡田之學術影響,可見於明代醫籍《醫林繩墨》《針方六集》等對其針法的引述,後世視其為新安醫派針灸代表之一。其結合儒醫文化與臨證實效,深化了針灸理論與實踐之聯繫,於中醫發展史上具承先啟後之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