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紅中焦黑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紅中焦黑舌
紅中焦黑舌為中醫舌診之特殊病徵,指舌質色紅,而舌面中央部位出現焦黑色苔垢,形如小舌狀。此舌象主要反映體內熱邪熾盛,屬裡熱實證,尤以脾胃熱結為關鍵病機。
病因病機
- 瘟毒內結:外感溫熱病邪,或疫癘之氣內傳,熱毒壅滯於中焦脾胃,灼傷津液,化燥成實,致舌苔焦黑。
- 陽明腑實:邪熱入裡,與腸胃糟粕相搏,形成燥屎內結,熱極生黑,上蒸於舌。
- 脾胃熱熾:飲食不節,過食辛熱厚味,積熱於脾胃,火邪上炎,燔灼舌絡,呈現紅舌焦苔。
臨床意義
- 熱盛傷津:舌質紅為陰液耗傷之象,焦黑苔則示熱極化火,津枯苔燥。
- 病位深重:黑苔多見於重症,提示邪熱深入血分或臟腑實熱壅滯,病情急迫。
- 脾胃為要:因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,熱結於此,易影響全身氣化,甚則熱毒內陷。
治法方藥
- 主方:調胃承氣湯(大黃、芒硝、甘草),取其苦寒瀉下,通腑泄熱,使燥屎去而熱毒解。
- 加減:
- 若兼高熱煩渴,可加石膏、知母以清氣分大熱。
- 若熱毒熾盛,見神昏譫語,宜配合黃連解毒湯或犀角地黃湯涼血解毒。
- 若津傷甚者,佐以玄參、麥冬滋陰潤燥。
相關鑑別
- 純黑苔:全舌苔色黑,多屬寒極或熱極,需結合舌質與脈證辨之。
- 灰黑苔:苔色灰黑而潤,多為寒濕或痰飲內停,與紅中焦黑舌之燥熱有別。
此舌象多見於外感熱病中期或內傷雜病之重症,臨證需緊扣「熱、實、燥」之病機,及時攻下存陰,以防熱邪內陷生變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