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紅艷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紅艷舌

紅艷舌,又稱「將瘟舌」,為中醫舌診中重要病徵之一。其特徵為舌質紅赤鮮艷,表面光滑無苔,或僅見極薄苔膜,整體呈現光潔艷麗之態。此舌象多見於溫病發展至營分階段,或內傷雜病中陰虛火旺之證,反映體內熱邪熾盛或陰液虧耗、虛火上炎之病機。

病因病機

  1. 溫病營分熱盛
    外感溫熱病邪深入營血,灼傷營陰,血熱上擾於舌,致舌質紅艷無苔。此階段常見高熱夜甚、神昏譫語、斑疹隱現等症,屬《溫病條辨》所載「營分證」範疇。
  2. 陰虛火旺
    內傷久病或勞倦過度,耗傷肝腎之陰,陰不制陽,虛火內生,上炎於舌。此類患者多伴顴紅潮熱、五心煩熱、盜汗咽乾等虛熱之象,常見於肺癆、消渴等慢性病。

舌象辨析

  • 與舌紅、舌絳之異同
    紅艷舌屬「紅舌」之甚者,色澤較一般紅舌更為艷麗,且無苔垢;若進一步發展為深紅帶暗,則轉為「絳舌」,主熱入血分或瘀熱互結。三者皆主熱證,然紅艷偏於營熱或虛火,絳舌則多見於血分實熱或陰虛重症。
  • 兼苔與病機演變
    若紅艷舌兼見黃燥苔,提示氣分餘熱未清;若舌面乾裂無津,為陰液大傷之兆;若舌艷而顫動,則屬肝風內動之先兆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《靈樞·經脈》云:「足少陰之脈……循喉嚨,挾舌本。」腎陰虧虛時,虛火沿經上灼,可致舌紅艷無苔。另《傷寒舌鑑》指出:「舌見鮮紅,無苔無點,光亮如鏡……乃陰虛水涸之候。」強調此舌象與陰精耗損密切相關。

紅艷舌作為熱證辨證要點,需結合全身症狀與脈象,區分實熱、虛熱,方能準確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