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合二氣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合二氣
合二氣為中醫小兒推拿手法之一,首見於《陶朱公致富全書·衛生至要》,其核心概念與「和陰陽」相通,旨在調和人體陰陽二氣,以達氣血平衡、經絡通暢之效。
理論基礎
中醫認為,人體生命活動賴於陰陽二氣的動態平衡。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。」陰陽失調則百病叢生,尤其小兒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,易受外邪侵擾或內在氣機紊亂。合二氣手法即通過特定推拿操作,調節陰陽偏盛偏衰,使「清氣上升,濁氣下降」,恢復機體自然運化之能。
操作手法
合二氣屬複式手法,多應用於小兒前臂部。具體操作如下:
- 取穴定位:以拇指、食指或中指,同時按壓前臂內側(陰面)與外側(陽面),如天河水(陽側)與三關(陰側)等對應穴位。
- 推拿方式:雙手協同,一推一拉,或雙向揉按,使陰陽經氣相互交感。手法需輕柔均勻,以「緩、勻、透」為要,避免過度刺激。
臨床應用
此手法多用於調理小兒以下證候:
- 外感發熱:通過調和營衛,疏散表邪。
- 脾胃不和:促進中焦氣機升降,改善食積、嘔瀉。
- 驚惕不安:平抑肝陽,安神定志。
與「和陰陽」之關聯
「合二氣」與「和陰陽」雖名異而理同,皆立足於中醫整體觀,強調「陰陽互根」之道。前者更側重手法操作中「合」的動態過程,後者則廣義涵蓋針藥、導引等調陰陽之法。
延伸理論
此手法亦暗合《周易》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的哲學思想,並可聯繫中醫「五行生剋」理論,如通過調節手太陰肺經(屬金)與手陽明大腸經(屬陽金),實現表裡經氣協同。歷代醫家如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亦強調「小兒五臟六腑,成而未全,全而未壯」,故推拿調氣須順應其生理特性。
註:本文所述內容基於傳統中醫文獻及理論框架,具體運用需結合實際辨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