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環珠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環珠形
環珠形為中醫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,其特徵為指紋形狀圓潤如珠,點狀較大,排列緊密,常見於小兒食指絡脈診察中。此指形多反映脾虛停食、胸膈脹滿、煩渴發熱等證候,是中醫診斷小兒脾胃功能異常的重要依據之一。
中醫病機分析
- 脾虛停食:環珠形主脾虛,脾失健運,水穀不化,積滯中焦,故見停食。小兒脾胃嬌弱,若飲食不節,或乳食過量,易致脾運失常,形成食積。
- 胸膈脹滿:脾虛氣滯,升降失司,濁氣壅塞於胸膈,故見脹滿不舒。
- 煩渴發熱:食積化熱,熱邪上擾,耗傷津液,故見煩躁口渴;若積熱內蘊,亦可見發熱,甚則掌心灼熱。
臨床應用
環珠形常見於小兒消化不良、積滯、疳證等病症。中醫治療上,多以健脾消食、理氣和中為法,如選用保和丸、健脾丸等方劑加減。若兼有熱象,可佐以清熱之品,如黃連、連翹等。
與其他指形鑒別
環珠形與魚刺形、流珠形等同屬小兒指診法指形,然環珠形點大圓潤,主脾虛食滯;魚刺形紋細如刺,多主驚風;流珠形點小流利,主外感風邪。臨床需結合其他診法,綜合辨證。
古籍記載
《小兒指診法》云:「環珠形,點差大,主脾虛停食,胸膈脹滿,煩渴發熱。」此指形提示脾胃功能失調,需及早調理,以防病情深入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