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滑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滑精

病證名,又稱精滑,屬遺精之一種常見類型。明代醫家張景嶽於《景嶽全書·雜證謨》中明確指出:「不因夢而精自出者,謂之滑精。」此外,若因見色相、閱覽情色書報等外界刺激而致精液自泄者,則稱為漏精。此病多因縱慾過度、腎氣虧虛、精關不固所致,亦有因濕熱下注或情志失調而發者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腎虛不固
    腎主藏精,若房勞過度、先天不足或久病耗傷,可致腎氣虧虛,精關失攝。其中,腎陽虛者多兼見畏寒肢冷、腰膝酸軟;腎陰虛者則常見潮熱盜汗、五心煩熱。
  2. 濕熱下注
    過食肥甘厚味或嗜酒無度,濕熱內生,下擾精室,迫精外泄,症見口苦黏膩、小便短赤、陰囊潮濕等。
  3. 肝鬱化火
    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久而化火,相火妄動,擾動精室,可伴見胸脅脹痛、急躁易怒等症。

辨證論治

  1. 腎氣不固
    • 腎陽虛衰:治宜溫補腎陽、固澀精關,方用右歸丸鹿茸大補湯,或參茸衛生丸等。
    • 腎陰虧虛:宜滋腎填精,方選七味都氣丸左歸丸加減。
  2. 濕熱下注
    治宜清利濕熱,方用秘精丸(《醫學心悟》方),或大分清飲小分清飲加減,酌加黃柏、車前子等藥。
  3. 肝鬱火擾
    當疏肝解鬱、清泄相火,可選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散化裁。

相關名詞辨析

  • 遺精:泛指非性交狀態下精液外泄,包含夢遺(因夢而泄)與滑精(無夢自泄)。
  • 早洩:屬性功能障礙,與滑精病機有別,但二者可相互影響。

滑精一證,虛實有別,臨床須詳辨病因,對證施治,不可一味固澀。古籍如《醫宗必讀》、《證治準繩》等亦多論及此病,可進一步參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