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華岫雲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華岫雲(?-1753年),字南田,清代錫山(今江蘇無錫)人,為康乾年間重要醫家。其生平雖鮮見於正史,然於中醫文獻整理與臨床醫案彙編領域貢獻卓著,尤以系統整理葉桂(天士)醫案而聞名後世。

醫學背景與學術淵源

華氏深研《內經》《傷寒》等經典,承襲明清溫病學派思想,尤崇葉桂「衛氣營血」辨證體系。其醫學實踐注重四診合參,強調「辨證求因」的臨床思維,反映出清代江南醫家重視實證經驗的學風。

主要著作與文獻貢獻

  1. 《臨證指南醫案》十卷
    華氏耗費數十年蒐羅葉桂臨證手跡,將萬餘則散佚醫案按溫病、雜病、婦科等門類編次,並附按語闡發。書中載錄葉氏運用「絡病理論」治療癲狂、活用「輕可去實」法治溫病等獨到經驗,成為研究葉氏學術的核心文獻。其中「肝風內動」「胃陰學說」等理論闡釋,對後世臟腑辨證影響深遠。
  2. 《續選臨證指南醫案》與《種福堂公選良方》
    補遺葉桂未刊醫案,兼收民間驗方。記載「三才湯」加減治療虛勞、「清暑益氣湯」調治長夏濕熱等方藥運用,體現葉氏「顧護津液」「分消走泄」的用藥特色。
  3. 《古今醫學匯通》
    該書展現華氏「以經解經」的考據功力,會通歷代醫家對「三焦辨證」「奇經八脈」等理論的詮釋,並收錄《千金》《外臺》等古籍佚文,具重要文獻價值。

學術影響

華岫雲對葉桂醫案的系統性整理,使溫病學派理論得以完整傳承。其所編醫案中「久病入絡」「滋陰息風」等治法,成為清代中後期醫家治療熱病、虛損的重要參考。近代章次公、程門雪等名家均從其著作中汲取臨床智慧,足見其在中醫醫案學史上的樞紐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