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花翳白陷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花翳白陷
病名
花翳白陷為中醫眼科病證之一,指黑睛(角膜)表面出現花瓣狀或魚鱗樣白色翳障,中央凹陷,並伴隨白睛(鞏膜)紅赤,嚴重時可引發瞳神縮小(瞳孔緊縮)或黃液上沖(前房積膿)。此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之「角膜潰瘍」,記載於《世醫得效方》卷十六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因肺肝二經積熱,復感風邪,風火熱邪上攻目竅,搏結於黑睛所致。此外,外傷或異物損傷角膜,亦可能導致氣血瘀滯,化熱成毒,形成潰瘍。若熱毒熾盛,可進一步灼傷黃仁(虹膜),引發瞳神緊縮;若火毒內燔,蒸灼神水(房水),則可能形成黃液上沖。
臨床表現
- 眼部症狀:患眼疼痛、畏光、流淚、視物模糊。
- 局部體徵:
- 黑睛表面出現灰白色或黃白色翳障,形如花瓣或魚鱗,邊緣不整,中央凹陷。
- 白睛混赤(睫狀充血),嚴重者抱輪紅赤(角膜緣充血)。
- 若熱毒內陷,可見黃液上沖(前房積膿),或瞳神緊縮如針孔。
辨證論治
-
風熱壅盛證
- 主症:翳障初起,白睛紅赤,畏光流淚,頭痛鼻塞。
- 治法:疏風清熱。
- 方藥:新制柴連湯加減(柴胡、黃連、黃芩、赤芍、蔓荊子等)。
-
肝火熾盛證
- 主症:翳障擴大,白睛混赤,眼痛劇烈,口苦咽乾。
- 治法:清肝瀉火。
- 方藥:龍膽瀉肝湯加減(龍膽草、梔子、黃芩、柴胡等)。
-
熱毒蘊結證
- 主症:翳障深陷,黃液上沖,瞳神緊縮,便秘溲赤。
- 治法:瀉火解毒。
- 方藥:四順清涼飲子(當歸、龍膽草、黃芩、桑白皮等)合五味消毒飲。
外治法
- 點眼藥:選用清熱解毒類眼藥,如黃連滴眼液。
- 熏洗法:以菊花、銀花、蒲公英煎湯熏洗患眼,清熱退翳。
古籍參考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提及:「花翳白陷,因肝肺毒熱,衝擊瞳人。」強調內熱與外邪相搏為病機關鍵。《審視瑤函》亦載:「此症黑睛生翳,如蘿蔔花、魚鱗形,宜速治,遲則氣血凝定,翳結難消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