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花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花風
花風,又稱「花癲」,為中醫病名之一,首見於謝觀所著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。此症屬情志病範疇,多因七情過極、肝鬱化火,或心腎不交、痰火擾神所致,臨床表現以精神亢奮、言行失常、情志恍惚為主要特徵。
病因病機
- 肝鬱化火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久則化火,上擾心神,致神志不寧。
- 痰火擾神:素體痰濕內盛,復因情志激擾,痰與火結,蒙蔽清竅。
- 心腎不交:腎陰虧虛,心火獨亢,水火失濟,神失所養而發為癲狂。
臨床表現
患者常見情緒躁動、言語錯亂、多疑善妒,或見無故嬉笑、舉止輕浮,甚則幻聽幻視。女子可兼見月經失調,男子或伴夢遺滑精。舌質多紅絳,苔黃膩,脈象弦滑數。
辨證論治
- 肝鬱火熾證
- 治則:疏肝瀉火,鎮心安神。
- 方藥:丹梔逍遙散加減,或當歸龍薈丸。
- 痰火擾心證
- 治則:滌痰開竅,清心降火。
- 方藥:黃連溫膽湯合礞石滾痰丸。
- 心腎陰虛證
- 治則:滋陰降火,交通心腎。
- 方藥:天王補心丹合六味地黃丸。
古籍考據
《醫宗金鑒》提及「癲狂之疾,多因痰火」,與花風病機相合;《景岳全書》亦載「情志之郁,久而化火」,進一步闡述肝鬱致狂之理。花風一症,雖名異而實同於「癲狂」「臟躁」等證,然其證治更側重情志疏調與水火既濟。
此症之辨,須詳察痰火虛實,結合脈證,方能標本兼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