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虎口三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虎口三關

虎口三關為中醫診法與小兒推拿之重要術語,其概念可分為兩類:一指小兒指診法中所觀察之食指掌側三部位,二為小兒推拿之特定穴位。以下分述之:

一、小兒指診法之「虎口三關」

見載於《幼幼新書》,為中醫診察小兒疾病的重要方法。小兒食指掌側顯露的脈絡稱為「指紋」,依其分布位置分為三關:

  1. 風關(寅位):位於食指第一指節(近掌端)。指紋至此,主病輕淺,多屬外感風邪或初起之證。
  2. 氣關(卯位):位於食指第二指節。指紋達此,示病邪入裏,氣機受阻,病情轉重。
  3. 命關(辰位):位於食指第三指節(指尖端)。指紋透達命關,則病勢深重,甚或危殆。若指紋直透指甲(稱「透關射甲」),多為凶兆。

此三關對應「寅、卯、辰」時辰方位,與十二經脈流注相應。診察時,醫者以拇指輕推小兒食指橈側,自命關向風關方向推移,觀察指紋色澤、長短、浮沉及形態變化,以辨病性(寒熱虛實)與病位(表裏深淺)。例如:

  • 色澤:鮮紅多屬外感風寒,紫紅為熱證,青主驚風或痛證,淡白多為虛寒。
  • 形態:指紋浮顯者病在表,沉隱者病在裏;分支多者為邪盛正虛。

二、小兒推拿之「虎口三關」

此為推拿穴位名,又稱「指三關」,位於食指橈側緣,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。操作時,醫者以拇指或食指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,稱「推上三關」;反向操作則稱「退下三關」。其功效與應用如下:

  • 推上三關:性溫熱,能溫陽散寒、發汗解表,多用於風寒感冒、氣血虛弱、四肢厥冷等寒證。
  • 退下三關:性涼,可清熱解毒,適用於熱證如高熱煩躁、便秘等。

此穴與「六腑穴」(前臂尺側)相對,前者補氣血,後者瀉實熱,臨床常配伍使用以平衡陰陽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虎口三關診法與推拿穴位,皆以經絡學說為依據。食指橈側為手陽明大腸經所過,與肺經相表裏,而「肺主皮毛」,故外感病邪可由此反映;另大腸經多氣多血,其變化亦能提示氣血盛衰。小兒臟腑嬌嫩,脈診不易,指紋觀察與推拿遂成重要輔助手段,體現中醫「司外揣內」之診治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