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胡璟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胡璟

胡璟,字景明,明代金陵(今江蘇南京)人,為成化十七年(1481年)進士,兼具官吏與醫家雙重身份。其生平因子女多人罹患痘疹而亡,遂潛心鑽研醫理,尤重錢乙等前賢治療痘疹之方藥,並於疫病流行時以所學救治餘存子女,成效卓著。此後,胡氏匯集諸家痘疹論述,編纂《秘傳痘疹壽嬰集》一卷(1491年),為明代痘疹醫學重要文獻。

醫學思想與貢獻

  1. 痘疹治療觀
    胡璟主張痘疹之治當「循醫法、盡人力」,反對將疾病歸咎於天命。此觀點體現中醫「辨證論治」核心思想,強調醫者須依病情變化調整治則,而非拘泥宿命之說。其臨床實踐融合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之臟腑辨證理論,注重小兒體質特點,提倡早期干預與對症用藥。
  2. 《秘傳痘疹壽嬰集》特色
    該書輯錄宋元以來痘疹名家經驗,內容涵蓋:

    • 病因病機:承襲「胎毒蘊熱」學說,認為痘疹發病與內伏熱毒、外感時邪相關,符合中醫「伏氣致病」理論。
    • 分期論治:按痘疹初起、透發、收靨等階段,分別採用疏表清熱、解毒透疹、養陰生肌等法,體現「因勢利導」治療原則。
    • 方藥運用:收載如升麻葛根湯、四君子湯加減等方劑,兼顧祛邪與扶正,反映明代兒科用藥注重調和氣血的特色。
  3. 對溫病學的啟發
    胡璟對痘疹「熱毒」病機的闡釋,與後世溫病學派「疫癘之邪」理論相呼應,其重視透邪外出的治法,亦為清代醫家治療溫熱類疾病提供借鑑。

歷史評價

胡璟雖非專職醫家,然其結合自身喪子之痛,系統整理痘疹醫籍,推動明代兒科疫病防治發展。《秘傳痘疹壽嬰集》不僅保存珍貴醫學文獻,更彰顯中醫「醫者仁心」之精神,其「重人為、輕天命」的主張,亦對當時迷信風氣具有批判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