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哺露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哺露疳
哺露疳,又稱乳癆,是小兒因乳積成疳的病證。《諸病源候論》中記載:「小兒乳食不消,積聚於內,發為疳,名為哺露。」哺露疳多見於1歲以內的小兒,以脾胃虛弱、乳食不消為主要病因。臨床表現為面黃肌瘦、筋骨顯露、時有低熱,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病因病機
哺露疳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- 脾胃虛弱:小兒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,對乳食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。如果乳食過多、過於肥甘厚膩,或者乳食不潔,均可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虛弱。
- 乳食不消:脾胃虛弱,運化功能失常,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乳食,導致乳食積聚於內,形成疳積。
- 外邪侵襲:小兒抵抗力較差,如果外邪侵襲,也容易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形成疳積。
臨床表現
哺露疳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- 面黃肌瘦:小兒面色萎黃,肌肉鬆弛,消瘦無力。
- 筋骨顯露:小兒的筋骨外露,皮下脂肪減少。
- 時有低熱:小兒可有低熱不退,或反覆發熱。
- 舌淡苔白:小兒的舌質淡白,舌苔白膩。
- 脈細弱:小兒的脈象細弱,或沉細無力。
診斷與鑑別診斷
哺露疳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如面黃肌瘦、筋骨顯露、時有低熱,舌淡苔白,脈細弱等。
哺露疳與其他小兒疳病的鑑別診斷如下:
- 疳積:疳積多見於2歲以上的小兒,以脾胃積熱為主要病因。臨床表現為面色紅赤,肌肉緊張,腹脹便秘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- 疳熱:疳熱多見於3歲以上的小兒,以脾胃積熱化火為主要病因。臨床表現為面色紅赤,發熱口渴,大便乾燥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治療
哺露疳的治療以調理脾胃、消積化滯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- 四君子湯: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組成,具有健脾益氣、化濕消積的功效。
- 保和丸: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甘草組成,具有健脾和胃、消食化積的功效。
- 香砂六君子湯: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砂仁、陳皮組成,具有健脾益氣、化濕消積的功效。
預防
哺露疳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不潔的乳食。
- 合理安排飲食,避免過多食用肥甘厚膩的食物。
- 注意增強小兒的抵抗力,提高免疫力。
結語
哺露疳是小兒常見的疳病之一,以脾胃虛弱、乳食不消為主要病因。臨床表現為面黃肌瘦、筋骨顯露、時有低熱,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治療以調理脾胃、消積化滯為主。預防主要包括注意飲食衛生、合理安排飲食、注意增強小兒的抵抗力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