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狐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狐惑

狐惑是一種疾病,也叫做狐、惑、狐蟲、狐疳等,它是由感染蟲毒、濕熱不化所引起的。其主要特徵是目赤眥黑、口腔咽喉及前後陰出現腐蝕潰瘍。這種疾病類似於口、眼、生殖器三聯綜合徵,也被稱為(匿蟲)病或蟲病。《金匱要略心典》中提到:「狐惑,蟲病。即巢氏所謂(匿蟲)病也。」狐惑的治療主要是清熱化濕、瀉火解毒,同時也需要使用外治法。這種疾病古稱為牙疳、下疳。《醫宗金鑒》中提到:「狐惑,牙疳,下疳等瘡之古名也。近時惟以疳呼之,下疳即狐也,蝕爛肛陰;牙疳即惑也,蝕咽腐齦,脫牙穿腮破脣。」

病因與病機

狐惑的主要病因是感染蟲毒和濕熱不化。蟲毒可以透過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途徑進入人體引起感染。濕熱不化會導致體內濕熱積聚,邪毒內盛,引發狐惑。

臨床表現

狐惑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發熱、咽喉腫痛、口腔潰瘍、牙齦腫痛、下疳、肛門潰瘍等症狀。發熱通常是低熱,可能伴隨頭痛、乏力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咽喉腫痛常表現為乾燥、灼熱、疼痛,可能伴隨吞嚥困難。口腔潰瘍通常是疼痛性潰瘍,可能伴隨口臭、流涎等症狀。牙齦腫痛通常表現為疼痛性腫脹,可能伴隨牙齦出血、脫牙等。下疳通常是口角潰瘍,可能伴隨流涎、口臭等。肛門潰瘍通常是疼痛性潰瘍,可能伴隨便血、肛門瘙癢等症狀。

診斷

狐惑的診斷主要基於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病史、體徵等進行綜合判斷。

治療

狐惑的治療主要是清熱化濕、瀉火解毒。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甘草瀉心湯、苦參湯、雄黃燻洗等。甘草瀉心湯有清熱瀉火、和胃降逆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狐惑引起的發熱、咽喉腫痛、口腔潰瘍等症狀。苦參湯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狐惑引起的下疳、肛門潰瘍等症狀。雄黃燻洗具有殺蟲止癢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狐惑引起的肛門潰瘍、瘙癢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