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後泄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後泄,病證名。大便稀溏、泄瀉。多屬下焦虛寒。

素問.舉痛論》:「寒氣客於小腸、小腸不得成聚,故後泄腹痛矣。」

《素問.平人氣象論》:「尺寒脈細,謂之後泄。」

《類經》卷五:「脾腎虛寒,故為後泄。」

後泄,又稱泄瀉,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。中醫認為,後泄多由脾腎虛寒、寒邪侵襲所致。脾主運化,腎主水液,脾腎虛寒則運化失常,水液代謝障礙,導致大便稀溏、泄瀉。此外,後泄還可由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等因素引起。

臨床上,後泄主要表現為大便稀溏、腹痛、腹瀉,嚴重者可伴有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。治療上,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,常用溫陽散寒、健脾益腎、利水滲濕等方法。

後泄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檢查,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
如果出現後泄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