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「補陰」的解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1-03-26治療學術語。系補法之一。又稱滋陰、育陰、養陰、益陰。指用補陰藥物治療陰虛證的方法。陰虛多與心肺肝腎四臟相關,應辨證施治。如心陰虛症見心悸健忘,失眠多夢,舌紅少苔,脈細數等,治用天王補心丹。肺陰虛症見咳嗽無痰,或痰少而粘,口咽乾燥,形體消瘦,午後潮熱,顴紅盜汗,聲音嘶啞,舌紅少津,脈細數等,治用百合固金湯。肝陰虛症見頭暈耳鳴,兩目乾澀,脅肋灼痛,手足蠕動,肢体麻木,舌紅少津,脈弦細數等,治用杞菊地黃丸。腎陰虛症見腰膝酸軟,失眠多夢,眩暈耳鳴,遺精,五心煩熱,盜汗潮熱,顴紅咽乾,舌紅少津,脈細數等,治用六味地黃丸或左歸飲。常用藥物有沙參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、玉竹、女貞子、石斛、百合、旱蓮草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