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喉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喉癰,是指咽喉部位發生的癰瘍。根據癰發生部位的不同,又可分為喉關癰、里喉癰、夾喉癰、上齶癰、頜下癰、舌喉癰、外喉癰等。
喉關癰:位於喉關,即喉嚨兩側,又稱為“喉癰”。
里喉癰:位於喉嚨裡面,又稱為“喉中癰”。
夾喉癰:位於喉嚨兩側,又稱為“夾喉癰”。
上齶癰:位於上齶,又稱為“齶癰”。
頜下癰:位於頜下,又稱為“頜下癰”。
舌喉癰:位於舌根和喉嚨交界處,又稱為“舌根癰”。
外喉癰:位於喉嚨外面,又稱為“喉外癰”。
喉癰的病因主要有三個方面:
(1)六府不和,氣血不調,肺胃熱蘊,風熱痰火之氣上沖咽喉。
(2)過食辛辣醇酒厚味。
(3)七情鬱結。
喉癰的主要症狀是咽喉腫起、疼痛甚劇、焮紅漫腫、吞咽呼吸受累等。
治療時總的原則是散表清熱、解毒消腫,用銀翹散、清咽利膈散、仙方活命飲等加減,也可外吹冰硼散。膿成時要刺破排膿,也可經常用銀花、薄荷等煎水漱口。
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:“喉癰者,六府不和,氣血不調,肺胃熱蘊,風熱痰火之氣上沖咽喉,故成癰也。其有過食辛辣醇酒厚味,七情鬱結,亦能致之。”
《醫學入門》卷三:“喉癰者,咽喉腫起,疼痛甚劇,焮紅漫腫,吞咽呼吸受累,此為風熱痰火之氣上沖咽喉也。治宜散表清熱,解毒消腫,用銀翹散、清咽利膈散、仙方活命飲等加減,亦可外吹冰硼散。膿成時要刺破排膿,亦可經常用銀花、薄荷等煎水漱口。”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