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喉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喉瘺,又稱喉瘡,是指喉間生肉,層層相迭,漸漸腫起不前,有竅出臭氣,廢飲食的病證。

《玉篇》中記載:「痿者,瘡也。」
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二中記載:「喉瘺,一名喉瘡。喉間生肉,層層相迭,漸漸腫起不前,有竅出臭氣,廢飲食。」

喉瘺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風熱、內傷飲食、情志不遂等。外感風熱,可導致喉間發炎,出現紅腫熱痛;內傷飲食,可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濕熱內生,上蒸於喉,出現喉間生肉、腫脹;情志不遂,可導致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上擾於喉,出現喉間生肉、腫脹。

喉瘺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喉間生肉,層層相迭,漸漸腫起不前,有竅出臭氣,廢飲食。

喉瘺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利咽開音為主。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大青葉等清熱解毒藥;可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等清熱燥濕藥;可用甘草白芍當歸等養血和營藥;可用桔梗、麥冬、玄參等潤肺止咳藥。

喉瘺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  2. 保持口腔清潔,勤漱口,保持口腔衛生。
  3. 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。
  4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如果出現喉瘺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