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喉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喉嚨
喉嚨為人體重要解剖部位,在中醫學中具有多重涵義,其功能與經絡臟腑密切相關,以下分述之:
一、中醫典籍對喉嚨的定義
- 氣之通道
喉嚨主司呼吸之氣出入,屬「息道」。《靈樞·憂恚無言》明言:「喉嚨者,氣之所以上下者也。」意指喉嚨為氣機升降之樞紐,與肺氣相通。清代《重樓玉鑰》進一步闡釋:「喉嚨為息道……」,強調其與呼吸功能的關聯性,此處所述之喉嚨,相當於現代解剖學中的氣管。 - 咽喉之俗稱
喉嚨亦泛指口咽部與喉咽部,即「咽喉」之統稱。中醫認為咽喉為「門戶」,是飲食、呼吸之要衝,與脾胃、肺腎等臟腑相連,其病理變化多反映內在臟腑失衡。 - 喉管之形喻
《喉科金鑰》以「龍」喻喉管,稱:「喉管似龍,故稱喉嚨。」此說結合傳統文化意象,描述喉嚨形態蜿蜒若龍,突顯其結構之重要性。
二、經絡臟腑與喉嚨的關係
喉嚨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現,與以下經絡臟腑密切相關:
- 肺:喉為肺之門戶,肺氣宣發肅降失常,可致喉癢、聲嘶。
- 脾胃:足陽明胃經循行過喉,脾胃積熱上攻,易發喉腫、咽痛。
- 腎:足少陰腎經「循喉嚨,挾舌本」,腎陰不足常見喉乾、失音。
- 肝:肝經循咽絡喉,情志鬱結化火,可引發喉中異物感(梅核氣)。
三、喉嚨的病理與辨證
中醫視喉嚨為「清竅」,其病機多與「風、熱、痰、虛」相關:
- 風熱襲肺:喉腫痛伴發熱,屬表證。
- 肺胃熱盛:喉部焮紅灼痛,多見於實熱證。
- 陰虛火旺:喉乾澀微痛,午後加重,責之肺腎陰虛。
- 痰氣互結:喉中如物梗阻,與肝鬱氣滯相關。
四、喉嚨的診察要點
中醫診喉注重「望、聞、問」三法:
- 望色澤:喉紅腫為實熱,淡白為虛寒。
- 察形態:喉核腫大或腐潰,辨外感內傷。
- 聞聲音:聲嘶分新久,新病多實,久病多虛。
綜言之,喉嚨在中醫學中既是氣道要衝,亦為臟腑外候,其生理病理皆需結合整體觀審視,方能深入理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