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補瀉雪心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《補瀉雪心歌》探微
歌賦源流考
《補瀉雪心歌》乃針灸歌賦中之珍品,雖撰者未詳,然考其文末「此訣出自梓桑君,我今授汝心已雪」之語,可溯其源至明代著名針灸醫家席弘。梓桑君即席弘之號,此歌所述捻針補瀉之法,實為席弘家傳手法之精髓,歷代視為針灸補瀉操作之圭臬。
補瀉理論精要
歌中闡發之補瀉理論,深合《內經》「虛則補之,實則瀉之」之旨。其法以「提按捻轉」為核心,分述如下:
補法要義:
- 進針得氣後,拇指向前,食指向後,輕捻慢按
- 行「三進一退」之法,以順經為補
- 氣至後,微推內針,令氣血相隨
瀉法要義:
- 進針得氣後,食指向前,拇指向後,重捻急提
- 行「一進三退」之法,以逆經為瀉
- 氣至後,搖大針孔,引邪外出
捻針手法詳析
歌中特重「捻針」之技,分天、人、地三部操作:
- 天部(淺層):輕捻以候氣
- 人部(中層):緩捻以導氣
- 地部(深層):重捻以調氣
捻轉角度以「豆許」為度(約180度),補法則左轉為主,瀉法則右轉為要,暗合河圖洛書「左升右降」之理。
與其他針法的會通
此歌所述手法與《金針賦》飛經走氣四法(青龍擺尾、白虎搖頭、蒼龜探穴、赤鳳迎源)頗有相通之處,皆以調氣為先。尤與「熱補涼瀉」之法相表裡:
- 補法則「慢提緊按」,令針下熱生
- 瀉法則「緊提慢按」,使針下寒至
臨床應用樞要
《補瀉雪心歌》之應用,貴在明辨氣機升降:
- 治上焦病:多用瀉法,以「輕浮」為要
- 治中焦病:平補平瀉,以「調和」為本
- 治下焦病:重用補法,以「沉穩」為基
其法尤擅調治氣血逆亂之證,如厥逆、頭痛、眩暈等,皆可依經取穴,按歌施術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