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補瀉手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補瀉手法是中醫針灸治療中常用的一種手法,是指針刺補瀉的操作方法。《針灸大成》載楊氏補瀉《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》,各種補瀉法多以手法為名,如稱「蒼龍擺尾手法」、「赤鳳搖頭手法」等。有說「補則有補中手法,瀉則用瀉中手法」。補瀉法中有的不屬於手法操作則不宜稱手法,如子母補瀉、呼吸補瀉等,一般統稱為針刺補瀉法

補瀉手法是根據中醫陰陽學說,以陰陽平衡為原則,通過針刺刺激穴位,使經絡氣血運行調和,陰陽平衡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補瀉手法的種類很多,常用的有補中手法、瀉中手法、補瀉並用手法、子母補瀉手法、呼吸補瀉手法等。

補中手法是指針刺補法時,採用提插捻轉等手法,使針感向深部傳導,以達到補益氣血、扶正固本的目的。瀉中手法是指針刺瀉法時,採用提插捻轉等手法,使針感向淺表傳導,以達到清熱瀉火、除濕祛痰的目的。

補瀉並用手法是指在補瀉手法的基礎上,根據病情需要,將補瀉手法交替使用,以達到陰陽雙補、陰陽雙瀉的目的。子母補瀉手法是指在補瀉手法的基礎上,根據病情需要,將補法和瀉法分別施於母穴和子穴,以達到陰陽雙補、陰陽雙瀉的目的。呼吸補瀉手法是指在補瀉手法的基礎上,根據病情需要,配合患者的呼吸節律,進行補瀉手法的操作,以達到陰陽雙補、陰陽雙瀉的目的。

補瀉手法是中醫針灸治療中常用的一種手法,是根據中醫陰陽學說,以陰陽平衡為原則,通過針刺刺激穴位,使經絡氣血運行調和,陰陽平衡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補瀉手法的種類很多,常用的有補中手法、瀉中手法、補瀉並用手法、子母補瀉手法、呼吸補瀉手法等。在臨床應用中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合適的補瀉手法,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