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喉間發白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喉間發白證,又名白纏喉,是指今之白喉。清乾隆年間發現此病之初,根據其症狀命名為喉間發白證。本病由太陰肺經伏熱盜其肺金之氣所致。治宜養陰清肺,方用養陰清肺湯。也可外用吹喉藥配合治療。
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云:“喉間發白,名曰白喉,此乃肺經伏熱,盜其肺金之氣所致。治宜養陰清肺,方用養陰清肺湯。”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云:“白喉之證,多因肺經伏熱,乘虛而入,肺金受損,不能宣降,津液不得上輸,故喉間發白,如菌如絮,狀如白痰,其色白而質堅,不易拭去。若不及時治療,則病情加重,喉間發紺,如烏雲蓋頂,喉中痰聲如雷,呼吸困難,甚則窒息而死。治宜養陰清肺,方用養陰清肺湯,並配合外用吹喉藥治療。”

養陰清肺湯組成:生地黃、麥冬、天冬、沙參、玉竹、百合、白芍、知母、黃柏、甘草。
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劑,分2次服用。

吹喉藥組成:硼砂、甘草、薄荷冰片

用法: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,加水調成糊狀,吹於患處。

喉間發白證是一種嚴重的呼吸道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發現有此類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