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喉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喉瘡,又稱喉疳、喉癰,是指喉間生肉色赤,層層相疊,飲食吞咽有礙的病證。
喉瘡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
- 外感風熱:風熱之邪侵襲咽喉,蘊結不散,可導致喉瘡。
- 內生痰火:痰火內蘊,上蒸咽喉,可導致喉瘡。
喉瘡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喉間生肉色赤,層層相疊。
- 飲食吞咽有礙。
- 咽喉腫痛,聲音嘶啞。
- 舌質紅,苔黃膩。
- 脈滑數。
喉瘡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利咽消腫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銀翹散、牛黃清肺丸、桔梗湯等。
在治療過程中,還要注意飲食調理,禁食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,多吃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。
此外,還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。
如果喉瘡反覆發作,或伴有其他嚴重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《醫學心悟》卷四:「喉瘡,少陰腎經陰火上沖也,其上齶生瘡脾熱也;舌上生瘡心熱也。」
這段話的意思是,喉瘡是由於少陰腎經陰火上沖所致,上齶生瘡是由於脾熱所致,舌上生瘡是由於心熱所致。
少陰腎經陰火上沖,會導致喉間生肉色赤,層層相疊,飲食吞咽有礙。
脾熱會導致上齶生瘡,表現為上齶腫痛、潰爛。
心熱會導致舌上生瘡,表現為舌頭紅腫、潰爛。
因此,在治療喉瘡時,要根據病因辨證施治,並結合全身情況論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