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補生瀉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補生瀉成
補生瀉成為中醫針刺補瀉手法之一,其理論基礎結合《易經》生成數與針刺深淺,以區分補瀉操作。此法強調針刺深度與數理相應,補法取「生數」(一至五),瀉法取「成數」(六至十),並結合經絡陰陽特性調整刺法。
理論依據
-
生成數與針刺深淺
- 生數(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)對應補法,針刺深度較淺,由1分至5分(約0.3至1.5公分),以順應氣血生成之勢,助益正氣。
- 成數(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)對應瀉法,針刺較深,由6分至1寸(約1.8至3公分),以疏泄邪氣,調和過盛之氣機。
-
經絡陰陽與淺深關係
據《流注指微論》所述,經絡分陰陽,其循行深淺各異:- 陽經:經脈行於淺層(脈外),絡脈行於深層(脈內)。補法刺經(淺),瀉法刺絡(深)。
- 陰經:經脈行於深層(脈內),絡脈行於淺層(脈外)。補法刺絡(淺),瀉法刺經(深)。
此操作順應「陽經淺取、陰經深調」之理,以達補虛瀉實之效。
臨床應用
- 補法操作:選生數對應深度(1-5分),於陽經刺經(淺層)或陰經刺絡(淺層),配合提插捻轉之輕柔手法,以激發經氣、溫養臟腑。
- 瀉法操作:選成數對應深度(6分-1寸),於陽經刺絡(深層)或陰經刺經(深層),結合強刺激手法,以疏導滯氣、瀉除病邪。
與其他補瀉手法之關聯
補生瀉成與「迎隨補瀉」「提插補瀉」等法相輔相成,共構中醫針刺治療體系。其特色在於將數理哲學(生成數)與解剖層次(經絡深淺)結合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。
此手法須基於辨證,靈活運用於虛實夾雜之證,如陽虛者可淺刺陽經生數補氣,陰盛者可深刺陰經成數泄陰邪,展現中醫針法之精微奧妙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