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洪煒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洪煒,字緝庵,又號霞城,清代浙江餘姚(今屬寧波)人,為乾隆年間著名醫家,專精虛損病證與婦科調治,臨證重視脾腎調補與氣血生化,其學術思想體現於《虛損啟微》與《盤珠集胎產證治》二書,反映清代溫補學派之特色。

學術背景與著作

洪煒師承未詳,然其著作顯見深研《內經》《難經》及張介賓、李中梓等溫補學派醫家之論。其代表作《虛損啟微》專論虛勞證治,強調「陽非有餘,陰常不足」,主張以甘溫益氣、填精固本為大法,尤重脾腎雙補,書中詳述虛損成因、脈象鑑別及方藥加減,如參苓白朮散、左歸飲等化裁應用,並辨析陰虛發熱與陽虛外越之異。

與馬施雯、嚴潔合纂之《盤珠集胎產證治》,為婦科臨床重要文獻。該書系統整理妊娠、產後諸疾治法,融合洪煒對氣血調攝之見解,如產後血虛發熱主張「補氣為先,佐以和血」,方用當歸補血湯加減;對胎動不安則提出「補脾以固胎元」之說,反映其重視中焦生化之思想。

臨證特色

  1. 虛損調治
    洪煒認為虛損成因多端,然「房勞傷腎、思慮傷脾」最為關鍵。治療上分陰陽兩途:

    • 陽虛:主以右歸丸溫補命火,佐以理中湯健運中州。
    • 陰虛:推崇六味地黃丸滋填真陰,若陰虛火旺則取大補陰丸瀉南補北。
      另提出「虛不受補」者當先調脾胃,仿張仲景建中湯意,以甘淡實脾為緩補之法。
  2. 婦科證治
    在《盤珠集》中,洪煒結合胎產生理特點,主張「胎前宜清補,產後當溫通」。如治妊娠惡阻,以橘皮竹茹湯降逆和胃,慎用辛燥;對產後蓐勞,則以生化湯合青娥丸加減,溫養奇經而不忘化瘀。其論點補入《盤珠集》,豐富清代婦科理論。

學術影響

洪煒之說上承景岳溫補,下啟葉桂調補奇經之論,尤其《虛損啟微》對後世治療慢性衰弱性疾病影響深遠。書中「虛損日久,必入奇經」之觀點,為清代醫家重視八脈調治提供思路。而《盤珠集》所載方論,至今仍見於中醫婦科臨床,如「安胎莫善於健脾」等原則,具實用價值。

洪煒醫案散見於地方醫籍,雖未如葉薛諸家廣傳,然其融合臟腑辨證與氣血調和之法,體現清代浙派醫家務實風格,於中醫虛勞與婦科學術史中佔一席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