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紅爐點雪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《紅爐點雪》,又名《痰火點雪》,乃明代醫家龔居中於西元1630年所撰之癆瘵(結核病)專論。全書共分四卷,系統性闡述肺癆之病因病機、辨證施治及輔助療法,為中醫史上首部結合理論與臨床之癆瘵治療專著。

卷一至卷二:病機與辨證體系
以「肺腎陰虧,心肝火熾」為核心病機,提出癆瘵乃虛火灼肺、真陰耗損所致。書中詳列咳嗽、咯血、骨蒸潮熱、盜汗等主證,並剖析兼夾痰濕、瘀血等變證。治療上首重「滋腎清肺,柔肝降火」,方劑多取甘寒育陰之品,如百合固金湯加減,兼用黃連、青黛等清瀉肝火,體現「壯水制火」之治則。

卷三:治法與變證調治
除主證治療外,更收錄痰火驚悸、虛煩不寐等雜症治法,強調「標本緩急」之辨。書中載有獨特驗方,如以鱉甲、銀柴胡退骨蒸,枇杷葉、杏仁潤肺止咳,並附針藥並用之策,反映明代醫家對癆瘵併發症之深入認識。

卷四:外治與養生調攝
專論灸法禁忌,指出「陰虛火動」者慎用溫灸,免助火傷陰。另載「運氣吐納法」與「導引按蹻術」,如六字訣中之「呬」字訣以瀉肺熱,配合摩臍、叩齒等養生功法,體現「藥療不如食療,食療不如氣療」之傳統理念。

學術價值與影響
本書突破前人將癆瘵歸於外感或虛損之局限,首創「痰火致癆」理論,啟發清代醫家對陰虛火旺證之深入研究。現存版本包括明崇禎三年刻本、清乾隆善成堂刊本及《珍本醫書集成》本,近代亦有校注本刊行,對中醫肺系病機學說發展具奠基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