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橫廣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橫廣走,病證名。指疔毒入於血分,內攻臟腑的一種危重證候。出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四。即疔瘡走黃。見該條。

橫廣走,又名橫廣走黃。是指疔毒入於血分,內攻臟腑的一種危重證候。其特點是疔瘡潰破後,膿液流出,但局部腫脹不消,並且向四周蔓延,甚至波及全身,出現高熱、煩躁、神昏、譫語、抽搐、昏迷等症狀。

橫廣走的病因多為外感風熱之邪,內蘊濕熱,或因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化熱生毒,毒邪循經上攻,或由疔瘡潰破後,膿液流出,毒邪外泄不及,內陷臟腑所致。

橫廣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1.局部症狀:疔瘡潰破後,膿液流出,但局部腫脹不消,並且向四周蔓延,甚至波及全身。 2.全身症狀:高熱、煩躁、神昏、譫語、抽搐、昏迷等。 3.其他症狀:舌質紅,苔黃,脈數。

橫廣走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涼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1.犀角地黃湯:犀角、地黃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甘草。 2.清熱解毒湯: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大青葉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、夏枯草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、甘草。 3.涼血化瘀湯:生地黃、當歸、川芎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丹參、牛膝、地龍、甘草。

橫廣走的預後一般較差,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上述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

橫廣走的治療方法有很多,但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中藥。中藥可以清熱解毒、涼血化瘀、消腫止痛,從而緩解患者的症狀。此外,中藥還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,提高患者的抵抗力,從而減少疾病的復發。

橫廣走的預後一般較差,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上述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