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胻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胻骨,又作(骨行)骨,即脛骨。《素問.骨空論》:「胻骨空在輔骨之上端。」《靈樞.本輸》:「下陵,膝下三寸,胻骨外三里也。」或為小腿脛、腓骨之統稱。《醫宗金鑒》:「胻骨者,俗名臁脛骨也。其骨兩根,在前者名成骨,又名骭骨;形粗,膝外突出之骨也。在後者名輔骨,形細,膝內側之小骨也。」

胻骨,是小腿的兩根骨頭之一,位於小腿後側,上端與股骨下端的髕骨相連,下端與足舟骨相連。胻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小腿,並在行走和跑步時提供動力。胻骨是人體中第二長的骨頭,僅次於股骨。

胻骨由兩部分組成:脛骨和腓骨。脛骨是胻骨中較粗的部分,位於小腿前側。腓骨是胻骨中較細的部分,位於小腿外側。

胻骨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骨頭,它在行走和跑步時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如果胻骨受傷,會影響到行走和跑步的能力。

胻骨的常見疾病包括:

  • 胻骨骨折:胻骨骨折是胻骨最常見的疾病。胻骨骨折通常是由於外力作用,例如跌倒或車禍。胻骨骨折的治療方法包括石膏固定、手術治療和物理治療。
  • 胻骨骨髓炎:胻骨骨髓炎是胻骨的一種感染性疾病。胻骨骨髓炎通常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。胻骨骨髓炎的治療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和手術治療。
  • 胻骨滑膜炎:胻骨滑膜炎是胻骨的一種炎症性疾病。胻骨滑膜炎通常是由於過度使用胻骨引起的。胻骨滑膜炎的治療方法包括休息、冰敷、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。

胻骨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骨頭,它在行走和跑步時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如果胻骨受傷,會影響到行走和跑步的能力。因此,我們要注意保護胻骨,避免胻骨受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