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黑風內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黑風內障

黑風內障為中醫眼科病證之一,屬「五風內障」範疇,臨床較為罕見。其特徵為頭目眩暈、額角偏側疼痛,並伴隨眼瞼骨及鼻頰骨陣發性疼痛,眼內乾澀不適,視物時常見黑影浮動往來。本病又名「黑風」,與綠風內障、烏風內障等同屬風邪上擾目系之疾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黑風內障主要因 腎虛受風,風熱之邪上攻於目所致。腎主藏精,精血上注於目則視物清明;若腎氣不足,風邪乘虛內侵,引動肝膽鬱熱,風熱相搏,循經上擾清竅,阻塞目絡,導致氣血瘀滯,神水(房水)運行不暢,發為本病。

臨床表現

  1. 頭目症狀:頭部旋暈,額角或單側頭部脹痛,時輕時重。
  2. 眼部症狀:眼瞼及鼻頰處骨骼疼痛,眼珠脹悶,視物模糊,自覺眼前有黑色或灰暗影飄動,甚者視野缺損。
  3. 全身兼證:或見耳鳴、腰膝酸軟等腎虛之象,或伴口苦咽乾等肝膽鬱熱之候。

治法與方藥

治療以 祛風清熱、益腎明目 為主,兼調肝膽。

  • 主方:可選 補腎磁石丸(《審視瑤函》)加減,方中磁石重鎮潛陽,菊花、防風祛風清熱,石決明平肝明目,熟地黃、肉蓯蓉補益腎精,佐以川芎活血通絡。
  • 隨證加減
    • 風熱偏盛者,加黃芩、梔子清泄肝膽;
    • 腎陰虧虛明顯者,酌加枸杞子、女貞子滋陰填精;
    • 若兼痰濕阻絡,可合溫膽湯化裁。

與相關病證鑑別

黑風內障與 綠風內障 同屬五風,然綠風以眼珠硬脹、瞳神散大、視物泛綠為特徵,多因肝鬱化火生風;黑風則以黑影飄動、額角疼痛為主,病機更側重腎虛風襲。二者皆可導致目系氣血逆亂,但治法有異,臨床需詳辨。

古籍考據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提及黑風內障「瞳神昏暗,見黑花如蠅翅」,並強調「腎虛為本,風邪為標」;《銀海精微》則載其「目痛引鼻頰,黑花擾亂」,治法注重滋腎與祛風並行。

(註:本文所述方藥需依具體證候辨證施用,臨床診療應由專業中醫師指導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