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黑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黑斑

證名,屬外感熱病發斑證候之一,特徵為斑色暗黑,多見於溫病重症階段。隋代巢元方《諸病源候論》論及「時氣病」時指出,若病勢深重,可現黑斑,並稱此證「十死一生」,預後險惡。清代葉天士《溫熱經緯·葉香巖外感溫熱篇》進一步闡述:「黑斑而光亮者,熱勝毒盛,雖屬不治,若其人氣血充者,或依法治之,尚可救。」強調黑斑之病機與熱毒熾盛、氣血耗傷密切相關。

病因病機
黑斑多因外感溫熱邪毒,內傳營血,或伏邪深重,鬱而化火,燔灼陰液所致。熱毒壅滯血分,迫血妄行,外溢肌膚則發斑;若熱極傷陰,血瘀凝滯,則斑色轉黑。其病位主要在血分,與心、肝、腎三臟功能失調相關,尤以熱毒熾盛、陰液枯涸為關鍵病機。

辨證分型

  1. 熱毒熾盛證:斑色深黑光亮,兼見高熱煩躁、譫語口渴、舌絳苔焦,脈洪數。此為陽明熱毒內熾,燔灼營血。
  2. 氣血兩燔證:黑斑隱隱,伴身熱夜甚、神昏肢冷、舌質紫暗,脈沉細數。屬熱毒深伏,氣血兩傷。
  3. 陰竭瘀阻證:斑色紫黑晦暗,皮膚乾枯,身熱不揚,舌乾萎無津,脈細澀。乃熱毒久羈,陰液耗竭,瘀血內結。

治法方藥

  • 清熱解毒、涼血化斑:選用《溫病條辨》化斑湯(石膏、知母、玄參、犀角等),或玄參升麻湯(玄參、升麻、甘草),以清氣涼血、透邪外達。
  • 透邪解表、解毒活血:若兼表邪未盡,可用升麻葛根湯(升麻、葛根、芍藥、甘草)疏表透熱。
  • 滋陰解毒、化瘀通絡:熱毒傷陰者,予黑膏(生地、豆豉、豬脂)滋陰潤燥;瘀熱互結者,可選黑奴丸(黃芩、釜底墨、麻黃等)瀉熱破瘀。

古籍延伸
《傷寒論》提及「陽毒」發斑,與黑斑病機相類;《醫宗金鑒》則強調「黑斑屬腎」,認為腎陰虧虛、虛火內動亦可致斑色晦暗。此證雖凶險,然若辨證精準,用藥得當,猶可轉危為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