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赫曦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赫曦
赫曦一詞,源自中醫經典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,用以描述火運太過之象。其本義為光明炎盛之貌,象徵陽氣旺盛、火氣蒸騰的狀態。在五運六氣理論中,赫曦代表火運過亢的年份,此時自然界陽熱之氣偏盛,萬物生長雖見蕃茂,然過猶不及,易導致氣機失衡。
赫曦之紀與氣候特徵
《素問》言:「赫曦之紀,是謂蕃茂。」指火運太過之年,陽氣張揚,氣候炎熱,草木繁盛。然此類年份易出現暑熱亢烈、雨少乾旱之象,如張介賓所注:「火性炎上,過則燔灼。」人體在此環境下,易受火熱之邪侵擾,出現陽亢陰傷之證。
赫曦與人體病理
火運太過時,人體相火易動,心火偏亢,臨床可見:
- 陽熱外顯:面赤、煩躁、多汗、口渴喜冷。
- 上擾神明:失眠多夢、譫語狂躁,甚則熱極生風。
- 耗傷陰津:口乾咽燥、小便短赤、大便乾結,舌紅少苔。
此類病機與《傷寒論》中陽明經證或溫病學之氣分熱盛有相通之處,然赫曦更強調「運氣」所致的整體氣候影響。
赫曦與治療原則
針對赫曦之年或火熱過亢之體質,中醫主張「熱者寒之」,以清熱瀉火、護陰存津為要,如:
- 藥物:石膏、知母、黃連等清氣分熱;生地、玄參等滋陰降火。
- 調攝:避暑靜養,少食辛燥,以平為期。
赫曦之論,不僅是對自然氣候的觀察,亦為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理論的體現,提示醫者需因時制宜,辨明運氣與病機之關聯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