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和安大夫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和安大夫
歷史淵源
和安大夫為宋代醫官體系中之最高職稱,隸屬於翰林醫官院,官階為從六品。宋代醫官制度嚴謹,翰林醫官院掌理宮廷醫療、御藥供奉及軍旅醫事,而和安大夫作為其核心職銜,多由醫術精湛、資歷深厚者擔任,兼具行政與臨床職能。此職稱反映宋代對醫學專業化的重視,亦體現中醫官制與官僚體系之結合。
職責與地位
- 宮廷醫療:主責皇室成員及重臣之診療,需精通脈法、方劑與針灸,尤重辨證論治與君臣佐使的處方原則。
- 醫政管理:參與醫官考選、醫學教育(如校正醫書局之典籍編修),並監督地方醫事。
- 學術傳承:宋代重視醫學典籍整理(如《太平聖惠方》),和安大夫常主導經典校勘,融合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理論於臨床。
中醫專業內涵
和安大夫之醫術根基於臟腑經絡學說與氣血津液理論,其臨床特色包括:
- 四診合參:強調望、聞、問、切之綜合運用,尤重脈診(如寸口脈法)與舌象辨析。
- 方藥運用:善用經方(如《和劑局方》所載成方)與時方,注重藥性升降浮沉與歸經。
- 針灸技法:遵循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》之規範,結合子午流注針法,調理氣機。
與其他醫官之區別
宋代醫官分級細密,如成全大夫(正七品)、保安大夫(從七品)等,而和安大夫位居頂層,其權責更涉醫學政策制定,如疫病防治時統籌「瘴藥」配發,或主導「校正醫書局」編修《千金要方》等典籍。
歷史影響
此職稱制度強化中醫「官學一體」傳統,推動宋代醫學理論系統化(如運氣學說的官修普及),並為後世金元四大家之學術爭鳴奠定基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