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擘蟹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擘蟹毒,又稱虎口疔,是指生於手大指、次指歧骨間合谷穴部位之疔瘡。

證治準繩.外科》卷三曰:「擘蟹毒,生於手大指、次指歧骨間合谷穴,如蟹爪狀,痛不可忍,腫脹如鵝卵,色黑紫,有膿血,潰後不易收口。」

擘蟹毒的發病原因,多因外傷感染所致。臨床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,有硬結,並可出現跳痛、脹痛、灼痛等症狀。若病情嚴重,可出現全身發熱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全身症狀。

擘蟹毒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外洗或內服。若有膿液形成,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切開引流。

擘蟹毒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局部衛生,避免外傷。若不慎發生外傷,應立即用清水清洗傷口,並塗抹消毒藥水。

擘蟹毒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一旦發現有相關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