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郝懷質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郝懷質
郝懷質,宋代醫家,為名醫郝允之子。承襲家學,深諳醫理,尤精於脈診之術,於當時醫林頗負盛名。
家學淵源與醫術傳承
郝氏一門醫術淵源深厚,其父郝允以醫術精湛聞名,郝懷質自幼耳濡目染,得父真傳。宋代醫學重視脈學,郝懷質承繼此傳統,於脈診一道獨具心得,擅長透過切脈辨析病機,判斷臟腑氣血之盛衰,為其臨證特色。
脈診專長與臨證應用
中醫脈診講究「三部九候」,郝懷質深諳此道,能細察寸關尺之浮沉遲數,結合五行生剋與臟象理論,精準辨證。例如,若見弦脈,可主肝鬱或痛證;滑脈多見於痰濕或妊娠之候。郝懷質臨證時,常藉脈象變化推斷病源,並依此擬定方藥,體現「脈證合參」之精髓。
學術影響與歷史評價
宋代醫學重視實證與理論結合,郝懷質承襲家學之餘,亦融入當時盛行的《內經》《難經》思想,強調「四診合參」。其脈診技術不僅用於診病,更作為預後判斷之依據,如透過脈象之「胃氣」存亡,推測病情吉凶。雖其著作未見流傳,然據史料所載,其醫術為時人所重,反映宋代醫家對脈學理論與臨床實踐之深化。
郝懷質之生平,彰顯中醫世家傳承與脈診專精之特色,為宋代醫學發展之縮影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