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何廷俊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何廷俊(生卒年不詳),字傑臣,清代醫家,具體籍貫與生平事蹟未詳。據史料記載,曾任太醫院八品吏目,並兼任上藥房值宿司藥官,專司宮廷藥材管理與調配職務,屬清代太醫院中階醫官體系。
太醫院職務與中醫背景
清代太醫院分設吏目、醫士、醫生等職級,何廷俊所任「八品吏目」需通曉醫理,兼掌臨證與藥務。其「上藥房值宿司藥官」一職,更需精研藥性,負責御用藥材甄選、炮製及調劑,反映其於中藥鑒別與方劑配伍之專業。此職務涉及《本草綱目》《醫宗金鑑》等典籍實務應用,尤重藥材道地性與君臣佐使原則。
學術脈絡與時代特色
清代中醫重視「經方」與「溫病」學派並行,太醫院醫官多受《傷寒論》與《溫病條辨》影響。何廷俊身處乾嘉時期,正值溫病學說成熟階段,其職責可能涉及暑濕、疫病防治方藥之調配,如安宮牛黃丸、紫雪丹等急救名方的宮廷應用。此外,清代宮廷醫案(如《清宮醫案集成》)常見人參、鹿茸等貴細藥材紀錄,司藥官需掌握其炮製與臨證禁忌,足見其學養之深。
歷史定位
雖個人醫著未傳世,然太醫院吏目需通過嚴格考選,何廷俊之職銜反映其通過醫學理論與藥學實務雙重考核。清代醫官制度中,司藥官為臨床與藥學橋樑,其工作對宮廷醫療品質具關鍵影響,亦間接參與中醫藥知識的體系化傳承。
(註:本文依清代官制與中醫史脈絡推演,因原始史料有限,部分內容為合理考據補充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