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何若愚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何若愚
何若愚,元代著名醫家,生平籍貫雖未詳載於史冊,然其於針灸學之貢獻卓著,尤擅長針法理論與臨床應用。其著作《流註指微論》與《流註指微賦》,雖原書未廣傳於世,但內容精要,後世醫家多所徵引。明代《永樂大典》中尚保留《流註指微賦》部分內容,足見其學術價值。
何若愚最為後世所重者,乃其《子午流註針經》三卷。此書系統闡述「子午流注」針法理論,為中醫時間醫學與針灸結合之重要典籍。子午流注學說源自《黃帝內經》,強調人體氣血隨十二時辰循環流注於不同經絡,針刺治療須配合時辰選擇相應穴位,以達「逢時開穴」之效。何若愚進一步發展此理論,具體歸納納甲法、納子法等開穴規律,並結合五行生剋與臟腑氣機升降,深化針法之時間治療學基礎。
書中除理論闡發外,更詳載臨床取穴法則,如「陽日陽時開陽穴,陰日陰時開陰穴」等操作規範,並輔以案例說明。其學說對後世針灸流派影響深遠,明代高武《針灸聚英》、楊繼洲《針灸大成》均受其啟發。
何若愚之學術特色,在於將古典醫理與實用針法融會貫通,尤其注重「氣血流注」與「時空相應」之動態平衡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之整體觀。其著作不僅為元代針灸學之代表,更為後世研究時間針法之必讀文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