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汗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汗法,又稱發汗法,是通過開泄腠理、調和營衛、發汗祛邪,以解除表邪的治法。

汗法有退熱、透疹、消水腫、祛風濕等作用。主要適用於外感表證及具有表證的癰腫、麻疹、水腫早期等。

汗法分辛溫發汗和辛涼發汗兩大類。因於寒者用辛溫發汗,因於熱者用辛涼發汗。發汗解表以汗出邪去為目的,中病即止,不可過汗。如發汗太過易損傷津液,甚則大汗不止,導致虛脫。凡心力衰竭、吐瀉失水、出血、津液虧損者均禁用汗法。如果體質虛弱而確需發汗者,宜配合益氣、滋陰等藥同用。此外,使用蒸浴、針灸等療法達到出汗目的,亦屬汗法範疇。

小兒推拿方法名。《釐正按摩要術》卷二:「汗法:周於蕃曰:凡小兒寒熱互作,鼻流清涕或昏迷不醒,一切急慢驚風等症,須用蔥薑煎湯,以左手托病者頭後,用右手大指面蘸湯,摩洗兩鼻孔三十六次,謂之洗井竈,以通臟腑之氣,隨用兩大指蘸湯,摩洗鼻兩邊二十四次,後又蘸湯,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顱門三十六次;再用兩手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將病者兩耳攀轉向前掩兩耳門,即以兩大指自天庭左右分推兩額各三十六次。又以大指掐兩太陽並印堂二十四次,掐後又將全指揉二十四次,再用兩大指按兩太陽,兩中指按腦後兩風池穴,一齊著力按搖三十六次。令小兒大哭出汗,即當時無汗,隨後亦自有汗。或蘸蔥薑湯推肺俞穴、一窩風、內勞宮、二人上馬等處,皆取汗法也。總之面部通臟腑,無論何證,以取汗諸法為最。但蘸湯推摩後,須用手掌指之,令頭面皆乾,恐水濕反招風也。即有病自汗者亦用以取正汗。汗後須推脾土以收之。是法於風寒外感最宜,若內傷則又宜參酌也。」

汗法是通過開泄腠理、調和營衛、發汗祛邪,以解除表邪的治法。汗法有退熱、透疹、消水腫、祛風濕等作用。主要適用於外感表證及具有表證的癰腫、麻疹、水腫早期等。汗法分辛溫發汗和辛涼發汗兩大類。因於寒者用辛溫發汗,因於熱者用辛涼發汗。發汗解表以汗出邪去為目的,中病即止,不可過汗。如發汗太過易損傷津液,甚則大汗不止,導致虛脫。凡心力衰竭、吐瀉失水、出血、津液虧損者均禁用汗法。如果體質虛弱而確需發汗者,宜配合益氣、滋陰等藥同用。此外,使用蒸浴、針灸等療法達到出汗目的,亦屬汗法範疇。小兒推拿方法名。《釐正按摩要術》卷二:「汗法:周於蕃曰:凡小兒寒熱互作,鼻流清涕或昏迷不醒,一切急慢驚風等症,須用蔥薑煎湯,以左手托病者頭後,用右手大指面蘸湯,摩洗兩鼻孔三十六次,謂之洗井竈,以通臟腑之氣,隨用兩大指蘸湯,摩洗鼻兩邊二十四次,後又蘸湯,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顱門三十六次;再用兩手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將病者兩耳攀轉向前掩兩耳門,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