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韓夷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韓夷

韓夷(?-1413年),明初醫家,或作韓彜,字公達。其父韓凝為吳中名醫,母早逝,由兄韓奕撫養成人,故又名貽孫,字子翼。吳縣(今屬江蘇)人。韓夷自幼隨兄韓奕及從兄韓奭習醫,深得家傳,精通岐黃之術。洪武年間(1368-1398年)任府醫學正科,後因醫術精湛,被薦為禦醫,繼而晉升太醫院院判。

韓夷擅長診治內科雜病,尤精於蟲積腹痛之證。據載,明成祖朱棣曾因嗜食水芹而致病,症見腹痛難忍,韓夷診斷為蟲積內擾,遂以雷丸、大黃、木香等藥組方施治,迅速取效。此案體現其辨證精準、用藥果斷之特點。

在中醫理論中,蟲積多因飲食不潔或脾胃虛弱,致使寄生蟲滋生,阻滯氣機,引發腹痛、消瘦、面黃等症。雷丸為傳統驅蟲要藥,性苦寒,能殺蟲消積;大黃瀉下通腑,導蟲外出;木香行氣止痛,三藥相配,共奏驅蟲、通腑、止痛之效。此方契合中醫「通因通用」之治則,展現韓夷對蟲積病因病機的深刻理解。

韓夷醫術傳家,其子韓有、孫韓充、從子韓襄皆繼承其業,為吳中醫學世家。其生平事蹟雖載於方誌,然著作未見流傳,或散佚於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