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韓奭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韓奭(?-1411年),字公茂,明代著名醫家。祖籍安陽(今屬河南),後遷居吳縣(今屬江蘇)。其父韓沖為當時名醫,韓奭承襲家學,復從堂兄韓奕深造,遂精於醫術,尤擅內科與針灸之術。
韓奭於永樂初年任燕府良醫正,隨明成祖征戰,因醫術精湛,屢建功勳,晉升太醫院判,後官至太醫院院使。其醫名與戴原禮齊名,為永樂年間宮廷醫學之代表人物。韓奭臨證重視辨證施治,強調「四診合參」,尤精於脈學,主張「脈證相應」以定病機。其用藥擅長調和氣血,常以溫補之法療虛損之疾,並結合針灸疏通經絡,體現明代醫家融合內治與外治之特色。
後隨駕北巡,卒於京師。其子韓傳繼承醫業,授御醫職,延續家學。韓奭雖無專著傳世,然其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對明代宮廷醫學影響深遠,反映當時醫家對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理論之傳承與發揮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